调整底盘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悬挂系统调整
弹簧硬度:硬弹簧减少车身侧倾和俯仰,增强弯道稳定性,但舒适性受影响;软弹簧提高舒适性,但高速过弯时稳定性差。
减震器阻尼力:调整减震器阻尼力可让车辆更好吸收路面颠簸,保持轮胎与地面接触,增强抓地力和稳定性。
车轮定位参数调整
前轮外倾角:适当角度增加弯道抓地力,减少轮胎磨损,过大或过小影响直线行驶稳定性。
前轮前束角:合理设置可减少轮胎磨损,提高直线行驶稳定性。
后轮外倾角:影响后轮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后轮前束角:影响行驶稳定性和转向响应。
底盘高度调整
更换大尺寸轮毂与轮胎:增加轮胎半径提升底盘高度,注意不与其他部件干涉。
调整弹簧自由高度:增加弹簧自由高度提高车身高度,不影响悬架固有频率,保证舒适性。
加装弹簧垫块:在弹簧下方加装垫块直接提升底盘高度,可能影响车辆初始设计平衡。
手动调节:某些车型如普拉多可通过启动车辆发动机,使用中控扶手处的底盘升降按钮进行手动调节。
修改减震器高度:通过定制油压减震、更换扭齿减震或改装气动悬挂等方式调整减震器高度。
防倾杆调整
连接左右车轮:减少弯道侧倾,粗杆抗侧倾能力强,但可能影响不平路面悬挂动作。
动力设置
中控台设置:部分车辆可在中控屏设置里选择底盘控制,选择标准模式、运动模式、舒适模式等,以调整底盘硬度。
虚拟调校与主观调校
虚拟调校法:使用商业软件如Adams /car、carsim等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和标定,进行定性验证。
主观调校法:通过主观评价评分体系,以人的感官确认产品感知品质。
平衡性调整
协调操纵性和舒适性:平衡转向响应与稳定性,前后轴特性,减振器压缩行程和回弹匹配等。
根据具体车型和使用场景,可针对以上方面进行细致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驾驶体验和性能表现。建议在专业维修站或改装店进行操作,并在调整前详细了解车辆结构和性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