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主要包括: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或地区提供的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
利用三废作为原料的企业可享受减免税优惠。
企事业单位技术转让或相关服务可享受税收减免。
经济开发区提供的税收优惠条件。
定价转移策略
通过关联企业间调整转让价格,利用税率差异减少纳税额。
费用分摊与融资策略
费用分摊:将费用尽早摊入成本,实现税收减免。
融资策略:通过借贷和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在税前利润中扣除利息支出和租金。
企业类型避税
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内资与外资企业税率差异。
利用公司与合伙企业、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核算差异。
利用税法漏洞
利用税法中的选择性条文,如增值税购进扣税环节不同。
利用税法条文不一致、不严密之处。
利用优惠政策无时间限制的特点。
转让定价避税
关联企业间通过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方式转移利润。
改变利息、总机构管理费支付,影响利润。
改变出资情况,抽逃资本金逃避税收。
资产租赁避税
效益好的企业向效益差的企业高价租赁设备,调节应纳税所得。
避税地避税
在低税负地区虚设常设机构营业、中转销售公司或设置信托投资公司,转移利润减少纳税。
让利销售避税
降低销售价格,减少销项税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电子商务避税
利用电子商务的隐蔽性,避免成为常设机构和居民法人,逃避所得税。
企业避税需注意:
提前规划:合理规划税务筹划,如分支机构注册。
不与税法抵触: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
自我保护:注意发票等凭证的合法获取和使用,避免税务风险。
避税方法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并注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税策略应谨慎使用,避免触及逃税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