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的执行由 法院执行局负责,并有武警和检察院监督。具体执行方式主要有两种:枪决和注射。目前,中国普遍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因为这种方法被认为更加人道和先进。
执行死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死刑复核与核准 :所有判死刑的案件都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命令的下达: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如果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或者罪犯有揭发重大犯罪事实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罪犯正在怀孕,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前的准备:
执行机关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执行时间、地点,选择执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准备执行器材等。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专业的培训,涵盖心理素质、操作技能等方面。执行场地通常选择在规定的看守所或监狱内,以保证安全和隐蔽性。
执行现场程序
检察官会宣读死刑复核书,详细阐述犯罪事实、判决依据和最高法院的复核意见。
至少三名工作人员会共同确认死刑犯的身份,并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制作笔录。
在执行方式上,目前普遍采用注射形式,具体执行时由法医负责注射。
执行方式
注射死刑:
通过向死刑犯的手臂静脉注射致命性药物,使其在几分钟内因心跳停止而死亡。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注射麻醉剂、注射肌肉松弛剂、注射心跳阻滞剂。
枪决:死刑犯被要求跪在地上,双手反绑在背后,行刑人员持枪对准其后脑勺,扣动扳机。如果未能一次性击毙,可能会进行补射,直到确认死刑犯死亡。
执行后的处理:
执行死刑后,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但不应示众。
通过以上步骤,中国法律确保了死刑执行的合法性、人道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