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在查处偷税漏税行为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数据比对
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其他部门(如银行、上下游企业、个人等)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发现异常情况。
风险提示
根据税务局的风险提示信息进行筛查,例如企业经营异常或涉及虚开发票等风险行为。
稽查检查
税局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或个人进行稽查检查,通过查阅账簿、票据、合同、银行对账单等方式来发现潜在的偷税漏税行为。
举报线索
接受公众的举报,对涉嫌偷税漏税的情况进行调查。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税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来发现企业异常的纳税行为。
系统比对
通过涉税指标分析等方法进行比对,例如企业存在异常指标值会被列入风险企业名单,长期零申报或企业所得税长期报亏损的企业会成为税务局的重点检查对象。
连带查账
稽查纳税人上下游的企业,通过连带查出纳税人的税务问题。
消费者举报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索要发票,如商家拒绝开具,消费者可向税务机关举报。
利用税务新系统
核查发票金额,利用税务新系统检验增值税的计算公式,识别假发票和虚开发票的问题。
如果发现企业或个人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将依法进行处罚,可能包括罚款、滞纳金,甚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