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总价合同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
1. 审计目标
确认合同价款的合理性。
确认合同价款的完整性。
确认合同条款的合规性。
2. 审计内容
合同价款的合理性:了解市场行情和同类合同定价,评估合同价款是否合理。
合同价款的完整性: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工程量清单,确保所有项目都包括在内,没有遗漏。
合同条款的合规性:检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 审计方法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同类合同定价,评估合同价款的合理性。
详细审查法:详细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工程量清单和材料清单。
法规查询法: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认合同条款的合规性。
4. 审计步骤
了解合同情况:收集合同文件,包括合同本身、补充协议、变更通知、支付申请等。
初步评估:对合同价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详细审查: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审查,核实承包商的资质、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等。
5. 特别注意事项
审查招标图纸与竣工图纸的一致性。
审核签证、变更的真实性及计价方式。
核实承包范围有无甩项。
现场做法、质量标准和设备、材料规格品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审核甲供材扣除和超领情况。
审核材料属性变更和各种费用计取。
审核工期、质量罚款是否已缴纳或扣除。
6. 引入事前监督机制
在合同签订前对工程预算环节进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防止工程造价中高估冒算。
7. 完善事中跟踪审计机制
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进行跟踪与监督,为日后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8. 法律层面的考虑
在审计实践中应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间接”审计,避免与法律规定相矛盾。
通过上述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对固定总价合同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审查,确保合同价款合理、完整且合规,同时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