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受贿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数额标准:
个人受贿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构成受贿罪。
情节认定:
即使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视为受贿罪:
多次索贿的;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的;
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主体要求: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主观要件:
受贿行为需要行为人有故意,即明知收受财物的行为会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仍然进行。
特殊情况:
包括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前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亲属受贿的情况,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受贿罪的认定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节,由司法机关依法审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