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方法如下:
缴费基数和比例
缴费单位需根据机关社保处规定的缴费基数(一般为缴费年度1月份应发工资减去独生子女费)和缴费比例(单位18%,个人2%)来计算缴费金额。
缴费比例方面,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费基数有上下限,即个人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填写和提交材料
缴费单位需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基金投保花名册》(一式二份)和《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基金汇总表》(一式三份)。
带缴费年度1月份应发工资表以及上述的《花名册》和《汇总表》到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即可办理缴费手续。
临聘人员缴费
对于临聘人员,用人单位需按属地原则依法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月申报缴费。用人单位按临聘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临聘人员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新聘用的人员按第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审核与办理
缴费单位在提交所有必要的表格和证明材料后,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单位即可完成缴费手续。
缴费方式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通常实行差额结算制,即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纳的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基金。
领取养老金
个人缴费满15年即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建议:
事业单位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操作,确保缴费基数和比例的准确性,并及时完成缴费手续,以保证职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