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他人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赔偿标准,肇事方需承担以下赔偿责任:
医疗费
包括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
赔偿数额以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和相关医疗证明为准。
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
参照误工费规定计算,或按当地护工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期限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或最长不超过20年。
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营养费
根据医生开具的营养需求诊断证明和相关费用支出证明确定。
交通费、住宿费
实际发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
残疾赔偿金
根据法医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生活标准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的补偿功能器具费用。
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具体情况,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其他费用
如后续治疗费、康复费等。
赔偿过程通常如下:
1.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勘查。
2. 根据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责任方。
3. 受害者可与肇事方或其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宜。
4. 若协商不成,受害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必要证据支持其赔偿请求。
请注意,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数额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定。同时,注意时效问题,确保在法定时效内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