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犯罪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会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为人的残疾程度等因素进行判决。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结果的概述:
刑事责任
残疾人犯罪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精神病人,如果在其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
量刑规定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身体残疾的其他残疾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没有法定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
特殊情况
对于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聋哑人或盲人,以及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严重的犯罪分子,法院可能不会从宽处罚。
判决考量
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减弱程度、犯罪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处罚。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在判刑后可能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基于最新的法律修订和司法解释,具体案件的判决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法院的审理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