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工程量清单漏项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审查合同条款
检查合同中是否有关于漏项处理的条款,例如漏项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是否允许增补,或者双方如何协商处理漏项。
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双方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确认责任归属
确定漏项是由建设方、施工方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建设方提供的信息不全或错误,建设方应承担责任。
如果是施工方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的失误,施工方可能需要自行承担损失,除非漏项是由于招标方提供的信息不全或错误导致的。
及时沟通与协商
一旦发现漏项,施工方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方,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
双方应尽快进行沟通,明确漏项的处理方式,包括增补、调整合同价款或解除合同等。
依据招标文件和相关文件处理
审查招标文件,确认漏项是否在承包范围内,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补充协议或设计变更来解决。
如果漏项是由于图纸不明确或模糊引起的,可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澄清或完善,并相应调整工程量清单和合同价款。
遵循法律法规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漏项问题,确保合法合规。
记录与文档
详细记录漏项的发现过程、处理过程和结果,确保所有相关文件都有据可查,便于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解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解决工程量清单漏项问题,减少因漏项带来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