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标案的处理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行政责任
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会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假冒的注册商标。
对于违法经营额在5万元以上的,罚款标准是违法经营额的5倍以下;销售额不足5万元的,罚款标准是25万元以下。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赔偿
赔偿数额通常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如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则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赔偿数额可能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可责令销毁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和用于制造这些商品的材料、工具,且不予补偿。
在某些情况下,检察院可能会提出检察意见,建议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数罪并罚
如果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同时,还涉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将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罚。
处理假冒商标案时,法律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节,包括侵权行为的严重性、违法所得的数额、是否有前科等因素,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