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倒闭后,职工通常有以下几种安置措施:
经济补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首先用于清偿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等。
转岗安置:
政府和企业会组织职工进行转岗安置,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职工重新就业。
职业培训: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以增强职工就业竞争力。
社会保险:
职工可能继续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再就业支持:
可能包括创业资金、创业指导、就业推荐等。
内部岗位调整:
在集团内部为员工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或协助员工参加再就业培训。
提前退休:
对于临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可能采取内部离休或提前退休的安排。
合作企业安置:
若新企业愿意接手煤矿运营,可能会与接手企业共同商讨职工安置问题。
个人选择:
职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意愿,选择内退、解除合同、外部分流等多种安置方式。
职工在面临煤矿倒闭时,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了解自己的权益,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同时,工会等组织也会参与协调,帮助职工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