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租的房子出现问题时,承租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与出租人协商
承租人可以首先与出租人进行协商,要求出租人履行维修义务或提出解决方案。
自行维修并请求费用承担
如果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并要求出租人承担维修费用。
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
解除合同
在以下情况下,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如果协商无果,承租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纠纷。
寻求第三方协助
承租人可以寻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或所在地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帮助,进行投诉或调解。
在处理租房问题时,建议承租人在采取任何行动前,先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出租人进行充分沟通,以尽可能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再考虑采取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