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
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
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
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
若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则承担80%的赔偿责任;若承担次要责任,则承担2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
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
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特殊情况
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建议
在实际案件中,责任划分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因此,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建议及时报警并联系专业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详细调查和责任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