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不执行,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强制执行
启动程序: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等)、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如果委托他人代为申请,还需提交委托代理手续材料。
法院措施: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执行对方的财产。在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保留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费用后,扣留、提取其部分收入。
达成执行和解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对履行方式、期限等进行重新约定。但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对原判决生效文书的执行。
申请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将其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这将对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产生严重影响,使其在贷款、购房、乘坐飞机、高铁等方面受到限制。
追究刑事责任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追究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超过执行时效的处理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应在判决书生效后二年的执行时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提出执行异议,法院应对是否超过执行时效进行审查。超过执行时效的执行案件,若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则裁定执行案件不予执行。
建议你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