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赃车可能面临的处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购买者是否知道车辆是赃物以及购买者是否积极参与掩饰或隐瞒犯罪行为。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可能的处罚情况: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
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实施买卖、介绍买卖、典当、拍卖、抵押或者用其抵债的等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善意取得
对于善意第三人,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其他情况
如果购买者不知情,则可能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车辆可能会被公安机关追缴。
如果购买者使用非法手段为赃车办理入户、过户手续,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手续,将面临吊销牌证和车辆被无偿追缴的处罚。
请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面临的处罚,并考虑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