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在处理死者遗体时,遵循以下习俗和步骤:
临终关怀
家属为临终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打扰其安宁。
家属会请阿訇为临终者念“讨白”,祈求真主饶恕其罪过,并鼓励其忏悔和反省。
遗体处理
遗体脱去所有衣物,表示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
用白布覆盖遗体,并点上香烛以驱除浊气。
清洗遗体
清洗时,先用药皂擦洗,再用清水冲洗,从头到脚用新毛巾洗涤,确保干净。
男性死者穿3件衣服,女性穿5件(含胸围)再加2件覆盖。
装殓
将洗净的遗体放入约8尺长、6尺宽的白卧单上,盖上白色棉布(皮纳罩)。
使用大白卧单将遗体包裹,然后放入由6块木板组成的运尸木匣(搭卜)中。
殡礼
在清真寺进行殡礼,为亡人向真主祈祷。
殡礼包括举意、抬手、大攒等仪式,但不鞠躬、叩头或跪坐。
埋葬
举行速葬,通常在3日内完成埋葬。
埋葬时,遗体放入墓穴,用土块封住洞穴口,并在上面堆成坟墓。
墓前竖碑,一般面向西方。
祭祀
死后七天、四十天、双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会请阿訇诵经、走坟,并用食品如烫面炸油香(油饼)表示感激。
这些习俗体现了回族人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态度,强调速葬、薄葬,以及保持葬礼的简朴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