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医疗事故纠纷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双方可以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通过充分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和解协议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达成的协议同样具有合同效力。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途径。
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可以通过司法鉴定等方式完成举证。
医疗机构的说明义务
医疗机构需履行对病情及医疗措施的说明义务,对应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其他途径
包括申请人民调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向患者通报、解释情况。
发生争议时,可提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认定为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应考虑纠纷的性质、双方意愿、解决效率及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