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和要素:
工程量清单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列出所有需要施工的材料、构件、设备等,并计算每个项目的工程量。
材料及人工成本
根据市场行情计算各类材料的价格和所需数量,以及人工费用。
施工方案
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期等。
计算工程量
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计算各项目的工程量,如土方、钢筋、混凝土等。
计算工程总成本
将工程量乘以相应材料及人工成本,再加上施工机械费用、管理费、利润等,得出工程总成本。
编制预算
将所有费用汇总,编制工程预算。
对于在建工程的估价,可以使用以下基本公式:
```
在建工程价值 = 土地成本 + 已投入的建设成本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投资利息 + 销售税费 + 开发利润
```
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
原价计价:将在建工程实际支出的原材料、工资、税金和利润等费用全部累计在在建工程上。
实际计价:将实际支出的费用和已经完成的在建工程的进度所对应的费用累计在在建工程上。
折旧计算:根据会计准则,在建工程的折旧要符合净资产的折旧条例,即根据实际完成情况按比例折旧。
在建工程的计价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内部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费用和直接管理费用等。
付款进度:根据合同规定的付款进度,将在建工程的实际内部成本登记至账务系统。
待摊支出:包括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等。
成本分配方法:如实际成本比例法,按照各个工程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来分配共同费用。
在建工程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表示通常是在建工程总账上的余额,当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时,应将其转入固定资产。
以上步骤和要素构成了在建工程计算的基本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可能因企业会计政策和所在国家的会计准则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