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报警后,公安机关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及时出警 :公安机关在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会立即派遣民警赶到现场,制止家庭暴力行为。调查取证:
民警会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包括询问受害人、证人,收集相关证据,如报警记录、就医诊断书、伤情照片等。
协助就医:
公安机关会协助受害人到医院进行治疗,并保存好所有相关的单据和诊断证明。
伤情鉴定:
受害人需要到鉴定部门进行伤情鉴定,公安机关会出具相应的伤情鉴定报告。
法律处理
情节较轻:
对于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情节较重:对于家庭暴力情节较重的,公安机关会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警告、拘留等。
构成犯罪: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犯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涉及刑事拘留、判刑等。
安置与救助: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会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调解与司法程序:
在处理过程中,公安机关一般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罚。如果双方都动手,可能会对双方进行罚款与教育。
法律咨询与援助:
受害人可以寻求街道、区市的妇女组织帮助,要求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和劝诫。同时,也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并进行诉讼离婚等法律行动。
建议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及时报警,并尽可能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法律程序中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