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遗症的赔偿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标准:
工伤认定
员工发生工伤后,应首先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通常在接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决定。
工伤后遗症的赔偿项目
康复费用: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包括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领取伤残津贴。
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安装的辅助器具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赔偿标准
赔偿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和当地的具体规定。
工伤复发时,依旧按工伤申报和处理,社保中心会处理赔付和报销。
赔偿流程
工伤鉴定后,根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
如果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
如果单位没有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特殊情况
工伤后遗留的后遗症也算工伤,法律中有明确规定。
工伤复发的,依旧按工伤申报和处理。
工伤后遗留的后遗症可以要求公司和保险公司赔偿。
时效性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并按相关标准赔偿。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具体赔偿金额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或专业律师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