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走司法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
起诉状应包含离婚的理由和请求,以及相关的证据。
立案
法院在审查提交的材料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将在规定时间内立案,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调解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可以达成离婚协议,法院将制作调解书结束诉讼。
如果调解不成功,诉讼程序继续。
开庭审理
法院将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当事人发送传票。
开庭时,双方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特殊原因不能到庭的,需向法庭出具书面意见。
判决
法院将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判决结果将依法送达双方当事人。
执行
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内容,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整个司法程序中,应遵循《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