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汽车保险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费率调整
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成本情况和风险定价能力,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机动车和驾驶人厘定不同的商业车险费率。
调整了车险的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保险责任扩大
删除了保险单中“次日零时生效”的约定,允许投保人在“零时起保”或者“即时生效”之间做出选择。
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例如将三者险中“被保险人、驾驶人的家庭成员人身伤亡”列入承保范围。
增加了对自然灾害(如冰雹、台风、暴雪)和意外撞击导致的车损的赔偿。
解决“高保低赔”问题
车损险保费按照车型确定,保额按照投保车辆的实际价值确定,解决了“高保低赔”的问题。
优化赔付机制
投保车辆全损时,按照保险金额计算赔付。
发生部分损失时,按照实际修复费用在保险金额内计算赔偿,实现“实保实赔”。
加强市场监管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健全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平,并有效强化监管。
其他改进
保险公司要加强投保人身份验证,做好保单签名、条款解释、免责说明等工作,推进实名缴费,促进信息透明,防止销售误导、垫付保费、代签名等行为。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保险行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同时鼓励车主采取更安全的驾驶行为,以降低赔付风险。改革后,车主的保险费用将更加合理地与风险相匹配,同时享受到更广泛的保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