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重要咽喉地带,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其别名毕城,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下辖8县2个正县级管委会,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1.5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52亿元。
毕节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除夕命名:
第一种说法是毕节城建设完工之日恰好是除夕佳节,因此得名毕节,取“毕于节——完工于除夕佳节”之意。
历史沿革:
第二种说法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
彝族语地名:
第三种说法是毕节为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是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而《夷书》则称:“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毕节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别名毕城。其名称可能来源于除夕佳节完工之意,也有说法认为是彝族语地名,与彝族一个古老部族“比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