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罪怎么处

大政教育 · 2024-12-27 09:29:30

谣言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主要分为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民事责任三种情形: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处罚

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且提供证据确有困难,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诬告陷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对于造谣行为造成的民事侵权,如侵犯他人名誉权,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

综上所述,谣言罪的处罚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及民事责任的追究。建议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