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诈骗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诱导贷款:
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低利率、免抵押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额外费用。
职业培训诈骗:
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夸大培训效果,诱导学生签订培训合同并使用贷款支付学费。
个人信息滥用:
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联系方式等作为抵押和担保,如果学生无法按时还款,则威胁勒索。
虚假广告和合同陷阱:
发布虚假的贷款信息,骗取学生押金,或制作含有不合理条款的合同,利用这些条款威胁学生。
身份冒充:
冒充大学生或高校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让学生进行借贷。
高利率和利滚利:
虽然以低利率吸引学生,但实际利率非常高,加上违约金等费用,形成高利贷。
信息盗用:
骗取学生个人信息后,迅速进行转账操作。
虚假承诺:
承诺提供好处费、高薪兼职岗前培训等,诱使学生贷款支付相关费用。
钓鱼链接和短信:
发送虚假的贷款服务短信或通过钓鱼链接诱导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和进行贷款。
虚假的“黑户”操作:
谎称可以通过非法手段操作贷款为“黑户”,不用还款,进行套现分红。
防范校园贷诈骗的措施包括:
仔细审查贷款合同,注意利率、手续费、违约金等条款。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广告中的诱人承诺。
验证贷款提供者的真实身份和合法性。
不要将个人信息随意提供给不可信的人或机构。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或警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