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工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职责分配
各部门经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提交部门核算规则,如考勤规则、加班规则、绩效规则等。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薪资架构及薪资计算审核,完成各项与薪资有关资料的审核,并审批工资表。
薪资计算
根据员工职级规定及月薪、年薪、奖金有关资料信息进行计算。
确定不同性质员工(新入职人员、正式人员、离职人员、临时工)的结算流程。
新入职员工实行试用期工资,自报到之日起计薪。
正式人员根据职级规定计算工资。
临时工由任职部门提供审批完成的考勤表及核算依据,人力资源部计算工资并填报销单交相关领导审批。
薪资分类及标准
薪资可分为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和晋升工资等。
固定工资按照公司制定的月基本工资及有关薪资资料计算。
绩效工资占比为总额的20%,根据部门主管给出的绩效考评分数计算。
加班工资按加班者时薪的2倍计算,值班按日均工资乘以具体值班时间计算,节假日加班按日均工资3倍计算。
薪资计算依据
工资计算依据可包括考勤表、薪资项目更新明细表、社保明细扣款表、加班明细表、值班明细表、绩效考评成绩明细表等。
制定规则,约定核算依据迟交或未交的情况的处理措施。
工资发放时间
结合城市和行业等标准确定企业的发放日期,例如当月工资在下月固定日期发放,常见为10日或15日。
基本工资计算方法
公司工资总额组成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等。
使用公式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考虑法定节假日等因素。
确保计算方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法律依据
《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其他注意事项
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用于计算月工资。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资的计算方法、发放时间等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公司的工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依据。建议公司在制定工资计算规则时,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公平合理,并明确告知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