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的相关规定如下:
病假期限
病假的期限主要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病假为三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病假为六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病假时长根据具体工作年限进一步确定,分别为九个月、十二个月、十五个月、十八个月和二十四个月。
病假起算时间与累计计算
病假的起算时间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例如,如果员工从某年某月某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医疗期应在该日起的相应月数内确定,期间累计病休达到规定的月数即视为医疗期满。
病假工资的计算
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一般为:病假工资 = 计算基数 / 月计薪天数 × 计算系数 × 病假天数。其中,月计薪天数通常为21.75天。
计算基数通常是劳动者在正常出勤情况下的月工资。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病假工资基数的,那么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来确定。如果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没有约定,那么可以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来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如果没有任何约定,那么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计算系数根据劳动者的连续工龄来确定。例如,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满2年不满4年的为70%;满4年不满6年的为80%;以此类推。
病假工资的最低标准是,职工在病假期间,除非地方有其他规定,否则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其他注意事项
病假天数的计算还应考虑连续休假期内是否包含休息日、节假日的因素,这些天数应予以剔除。
病假工资的计算应遵循劳动合同约定优先原则、集体合同补充原则和法定标准兜底原则。
综上所述,病假的具体期限、工资计算以及相关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建议员工在请病假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