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资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实际出勤天数:
离职工资通常根据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来计算。
月工资计算:
月工资通常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支付时间:
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加班工资:
如果劳动者在离职前有加班,加班工资应按照相应的计算方式(工作日、双休日、法定节假日)进行计算。
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离职,可能有权获得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最后12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计算方式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
离职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
```
如果有加班或其他收入,也应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加到离职工资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要求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