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小产权房”不得确权发证,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已经购买了小产权房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退房退款
如果购房合同未签订或虽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明,且房屋建设在集体土地上,购房者非当地居民,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退回已支付的购房款。
自行居住或出租
对于已经购买并实际入住,但尚未办理过户手续的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购房者可以选择自行居住或出租。
出售给当地居民
如果购房者已经取得了当地乡政府颁发的产权证明或土地使用证明,可以依法将房屋出售给有当地户口的居民。
等待政府处理
对于小产权房的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政府可能会采取征收或拆迁的方式来解决,通过给予补偿或安置,将小产权房所有者迁离原地,或者允许小产权房所有者缴纳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费用以延续土地使用权。
补办手续
部分符合条件的存量小产权房可以通过补办相关手续,缴纳相应的税费之后,纳入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房系列内。
法律途径
如果小产权房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如非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政府可能会采取改建或拆除的强制办法。
建议
及时咨询律师:在处理小产权房问题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的法律风险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核实合法性:在购买小产权房时,务必核实其合法性,避免因不知情而陷入法律纠纷。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式,如退房、自行居住、出租或出售。
总之,小产权房存在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购买者在处理时应谨慎评估,选择合法合规的处理方式,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