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计算遵循以下规定:
生育津贴
如果女职工所在的企业参加了生育保险,那么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生育津贴的计算通常基于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计算公式为:生育津贴 =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30 × 产假天数。
产假工资
如果女职工所在的企业没有参加生育保险,或者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那么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将由用人单位支付。
产假工资通常按照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支付,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但不包括业绩提成和加班费。
工资和生育津贴的差额
如果女职工的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那么女职工将领取产假工资,而生育津贴则归企业所有。
如果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么女职工将先领取产假工资,待生育津贴发放后,企业需补足差额。
特殊情况
如果女职工因工作需要未能休满产假,用人单位应安排补休;如果不能安排补休,则需按照应休未休产假天数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其他注意事项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
女职工休产假前每月平均工资的计算,如果涉及绩效工资等变动收入,可能需要按照一定方法折算为固定工资进行计算。
以上信息基于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各地实施细则,具体数额和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企业政策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