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的确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合同约定
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则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法定违约金
若法律直接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则按照法律规定支付。
补偿性原则
违约金应补偿守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实际损失,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惩罚性原则
违约金也具有惩罚性质,旨在对违约方施加经济压力,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
法院裁量
如果合同中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或者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预期利益等因素进行裁量。
公平诚信原则
法院在调整违约金时,会考虑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确保违约金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证明责任
若违约方认为违约金过高,需要向法院提出请求,并提供证据证明违约金确实过高。
行业特点
在特定行业(如网络直播)中,违约金数额的确定还需考虑行业特点和合同双方对成本和收益的预见性。
以上原则综合了《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旨在确保违约金既能起到补偿作用,又能体现一定的惩罚性,同时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