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计算方法
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计算。
对于不满一年的职工,则按照当月的实际工资来计算。
特殊情况
如果职工的基本工资低于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计算缴费基数。
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计算缴费基数。
对于工资收入介于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的职工,缴费基数按照实际工资收入计算。
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社保缴费基数有上下限限制,具体数额因地区而异。例如,某些地区的上限可能达到32310.25元,下限则根据城市或区域的不同有所区别。
在一些地区,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当地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300%。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月平均工资总额等于职工本人年工资总额除以12个月。
特殊情况的补充说明
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单位的月缴费基数是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
其他注意事项
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缴费基数。
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各种补贴和津贴,应纳入缴费基数。
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应纳入缴费基数。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定职工的缴费基数,并确保社保和公积金的准确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