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利率的计算通常基于一个基准利率,再加上一个固定的加点数值。这个加点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它代表了在一定时期内,贷款人将额外支付的利息或者节省的利息。以下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可以是央行规定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者是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
2. 确定加点数值:加点数值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的一个固定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例如,如果加点数值为+100个基点,则意味着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增加1%。
3. 计算浮动利率:将基准利率与加点数值相加,得到浮动利率。
例如,如果基准利率为4.9%,并且加点数值为+100个基点(即1%),则浮动利率计算如下:
```
浮动利率 = 基准利率 + 加点数值
浮动利率 = 4.9% + 1%
浮动利率 = 5.9%
```
因此,在贷款期间,如果LPR发生变化,浮动利率贷款的实际利率也会随之调整,借款人需要按照新的浮动利率支付利息。需要注意的是,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是固定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