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垄的方法如下:
规划
确定需要打多大、多长的垄。测量并标记出每间的立柱位置,确定行距。
测量
使用卷尺从每间的立柱位置开始画线测量,两线之间的宽度即为行距,并将相邻两间立柱处划为种植行。
开沟覆土
使用大镢等工具进行开沟覆土。种植行与操作行相间,凡是种植行,开沟覆土时,从规划线处一律向其外侧覆土,形成“大小沟”。
平整
待开沟覆土之后,用耙将操作行、种植行分别整平,使得垄高25—30厘米即可。
具体应用示例:
种植红薯:
小垄单行:适用于水肥条件较差、地势高的地块。垄高20-25厘米,垄距70-80厘米,红薯苗株距在15-20厘米,一垄一行,单行种植。这种方法可使植株分布较为均匀,茎叶封垄也更早,但抗旱、抗涝能力较差。
大垄双行:适用于土质较好、土层较松的平地上。垄高在30-35厘米,垄距90-120厘米,红薯苗株距25-30厘米,在垄上插双行红薯苗。密度根据红薯的品种要求来定,一般每亩可以栽4000株薯苗。这种方法因为大垄双行株距加大,密度增加,分布较为合理。
大垄单行:适用于生长期长、灌水次数多的情况。垄高在30-35厘米,垄距在100-120厘米之间,株距适当缩小到20-25厘米,单行种植。这种方法垄高沟深,排灌便利,使结薯层保持通气状况,在易涝多雨年份,增产效果比小垄单行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种植需求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打地垄,以便于后续的种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