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的工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职责分配
各部门经理需根据公司规定提交部门核算规则,如考勤规则、加班规则、绩效规则等。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薪资架构及薪资计算审核,完成与薪资有关资料的审核,并审批工资表。
薪资计算
根据员工职级规定及月薪、年薪、奖金等相关资料信息进行计算。
新入职员工实行试用期工资,自报到之日起计薪。
正式员工根据职级规定计算工资。
临时工由任职部门提供审批完成的考勤表及核算依据,人力资源部计算工资并填报销单交相关领导审批。
薪资分类及标准
薪资可分为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和晋升工资等。
固定工资按公司制定的月基本工资及有关薪资资料计算。
绩效工资占比为总额的20%,根据部门主管给出的绩效考评分数计算。
加班工资按加班者时薪的2倍计算,值班按日均工资乘以具体值班时间计算,节假日加班按日均工资3倍计算。
薪资计算依据
工资计算依据可包括考勤表、薪资项目更新明细表、社保明细扣款表、加班明细表、值班明细表、绩效考评成绩明细表等。
工资发放时间
结合城市和行业等标准确定企业的发放日期,例如当月工资在下月固定日期发放,常见10日或15日。
工资发放形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选择通过电子银行转账通道发放,少见现金结算。
具体计算方式
日工资计算: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21.75。
月工资计算:月工资 = 日工资 × 出勤天数。注意,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计算应基于日工资乘以实际出勤天数。
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注意事项
缺勤情况下的工资计算应从月工资中扣除相应的日工资。
绩效工资和奖金等额外收入需根据公司规定和绩效考评结果计算。
所有工资计算和发放均应遵循当地劳动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企业可以确保新员工的工资计算既公平合理,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