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月是根据朔望月的概念来划分的。朔望月是指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其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即大约29.53059天。由于公历(阳历)的月份需要使用整数天数,人们便设定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使得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公历中,大月包括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而小月包括4月、6月、9月和11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农历(阴历)的大小月则与月相周期有关,以月亮的朔(新月)时刻为月初一。农历的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农历的月份长度以朔望月为准,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6天,因此农历的大月比小月多一天。
需要注意的是,农历的大月和小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天文观测和计算来确定的,以确保农历的每个月的第一天(初一)都是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