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收税的计算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 - “五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 个税起征点(目前为5000元/月)。
应用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以最新信息为准):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 --- | --- | --- |
| 1 | 不超过3000元 | 3 | 0 |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 10 | 210 |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 20 | 1410 |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 25 | 2660 |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 30 | 4410 |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 35 | 7160 |
| 7 | 超过80000元 | 45 | 18190 |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应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10000元,扣除“五险一金”5000元后,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根据税率表,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则应纳税额为:
```
应纳税额 = 5000元 × 10% - 210元 = 500元 - 210元 = 290元
```
实发工资为:
```
实发工资 = 10000元 - 5000元 - 290元 = 4710元
```
请注意,税法可能会有更新,请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