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怎么对付老赖

好奇百知 · 2024-12-28 00:28:40

法院对付“老赖”有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措施,旨在迫使其履行法律义务。以下是一些主要手段:

公告送达与缺席审判

当法院无法直接送达法律文书给被告时,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会在法院公告栏、被告的住所地或通过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通知被告前来接收法律文书。公告发出并经过法定期限(通常是60日)后,即视为送达完成。如果被告在规定期限内仍未出现,法院将依法进行缺席审判并作出判决。

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可以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卡、房产和车辆等,并采取拍卖等手段来清偿债务。此外,法院还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包括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

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老赖”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老赖”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信用惩戒。同时,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限制在星级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限制购买不动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

限制高消费

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具体措施包括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限制在星级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限制购买不动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

查询、冻结、划拨财产

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执行对方的财产。在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保留其家庭生活所必须的费用后,扣留、提取其部分收入。

执行和解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对履行方式、期限等进行重新约定。但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不履行该和解协议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对原判决生效文书的执行。

申请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这将对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产生严重影响,使其在贷款、购房、乘坐飞机、高铁等方面受到限制。

其他惩戒措施

法院还可以采取其他惩戒措施,如限制被执行人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限制其出入境等。

综上所述,法院对付“老赖”的手段多种多样,旨在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这些措施不仅对“老赖”本人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对其家庭和社会关系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建议“老赖”尽快履行法律义务,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后果。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