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本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和要素:
确定合同成本要素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
间接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
收集成本数据
记录所有与合同执行直接相关的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
间接费用,如折旧、租金等,需要合理分摊到各个合同。
成本分摊
如果企业同时进行多个合同项目,需要将直接成本归集到特定合同项目,间接成本则按照一定方法(如实际成本比例法、工作量比例法等)在不同合同间进行分配。
考虑合同变更和索赔
因合同变更、索赔等因素导致的额外成本应计入合同成本。
排除非合同成本
不应计入合同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计算合同毛利和净利
合同毛利 = 合同总收入 - 合同预计总成本
合同净利 = 合同毛利 - 间接费用 - 税金及相关财务费用
账务处理
记录直接费用时:借:合同履约成本,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
确认收入、摊销合同履约成本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同时摊销合同履约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合同履约成本。
以上步骤和要素构成了合同成本计算的基本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和所在国家的会计准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