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可以以公司未缴纳社保为由,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公司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赔偿损失包括:
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
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
给劳动者造成的其他损失
向社保机构投诉
员工还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如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直接起诉
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缴纳社保而造成的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综上所述,公司未缴纳社保的情况下,员工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要求赔偿损失、向社保机构投诉以及直接起诉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员工在采取任何行动前,先咨询当地的劳动法律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