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乙方违约时,甲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求继续履行:
如果甲方希望继续合作,可以要求乙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支付违约金:
依据合同约定,乙方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甲方可以要求赔偿因乙方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
赔偿损失:
甲方可以要求乙方赔偿因违约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额外成本等。
解除合同:
在乙方违约严重到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或者甲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无意义时,甲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法律途径:
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违约问题,甲方可以寻求法律救济,包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时效问题:
甲方应在发现乙方违约之日起3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可能丧失诉讼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赔偿金额通常不得超过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或者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具体数额应根据双方协商或法律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