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和税务问题,还会导致法律后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票造假手段:
虚假品名:
使用便于报销的物品名称代替不符合报销要求的实物名称。
虚假价格:
根据需要开具价格或按照虚假货物品名开具相符的价格,可能包括高开、低开、平开等方式。
虚假数量:
根据需要开具数量或配合虚假货物价格开具数量,可能包括多计、少计、等计等方式。
假票真开:
使用假发票开具真实业务。
阴阳发票:
在上下联之间垫上一张纸,先写出上联金额后,再暗自在下联任意填写一个小数字金额。
高价发票:
按原来较高的商品单价开发票,开后又补开“订正价格发票”,退回部分款,但有的发票并未收回或修订发票未入账。
转移资金:
借开发票进行转移资金活动,如某单位并未修车,却向另一单位付出了巨额的修车款。
非法制造、出售发票:
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非法制造、出售发票。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发票:
通过不正当渠道购买发票,即使发票本身是真的,但背后的业务若不存在,则属于虚开发票。
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会计人员或其他人介绍买卖发票,为虚开发票行为提供中介服务。
发票造假不仅会导致财务损失和税务问题,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人从事发票造假活动,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