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单漏项发生时,处理方式通常取决于合同条款、项目类型(如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以及漏项的性质。以下是一些处理清单漏项的建议:
审查合同条款
检查合同中关于漏项处理的条款,看是否允许增补漏项,以及增补的条件是什么。
分析漏项原因
确定漏项是由于招标人提供的信息不全或错误,还是投标人的失误。
协商解决
如果是由于招标人责任导致的漏项,应与甲方协商解决,可能需要甲方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是由于投标人失误,需要评估漏项金额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超出范围可能需要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不成,且甲方有权,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依据设计文件和发包人指令
如果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未包含的清单,承包人可以提报新增项目清单,由发包人审核评估。
遵循诚信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遵循诚信原则。
及时沟通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及时与业主沟通,图纸不明确的地方要主动提出要求设计确认。
注意时效性
注意处理漏项的时效性,例如,如果在中标后才发现漏项,可能需要依据合同、投标书、招标书、施工图等进行判定。
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考虑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