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通常指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因此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其产权证一般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由于小产权房在法律上不被认可,其交易存在很大风险,以下是小产权房出售的一般流程,但请注意,这种交易方式存在法律风险,并不被官方鼓励或保护:
1. 看房:买卖双方实地考察房屋,并商议价格、付款方式和交房日期。
2. 查档:买卖双方携带相关证件到国土部门查阅房屋档案。
3. 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协商房屋价格、定金、首期款等内容,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4. 公证担保:卖方和担保公司一同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并委托担保公司办理相关手续。
5. 资金监管及贷款申请:买方支付首期款到指定账户,与担保公司签订资金监管协议,并向银行申请贷款。
6. 赎楼注销:买方支付担保费用后,担保公司向原贷款银行申请赎楼,并进行相关手续。
7. 过户登记:买方和担保公司一同前往房地产产权登记中心办理过户手续。
8. 缴费办证:买方和担保公司到相关部门缴费并领取新的房产证。
9. 交房:买卖双方办理房屋交接手续,包括水电等费用的过户,并买方领取钥匙。
请注意,小产权房交易存在以下风险:
法律风险:小产权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因此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
交易风险:小产权房交易一般是一次性付清,不能办理按揭贷款,且由于缺乏法律保护,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纠纷。
政策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鉴于上述风险,建议在进行小产权房交易前,务必谨慎考虑,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若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