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怎么处理

安娜老师 · 2024-12-28 08:08:35

医疗过失的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告

医务人员一旦发现或发生医疗过失,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人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同时向患者通报、解释。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收集和保管资料

医疗机构应收集和保管好医疗事故相关的原始资料,并封存现场实物。所有原始资料和现场实物应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时封存和启封,防止涂改、伪造和销毁。如果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

医疗事故鉴定

如果需要确定医疗过失的程度及其与损害的关联,医患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通常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如7个工作日到30日)完成。

协商解决

医疗机构应与患者方就民事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如果协商失败,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和刑事责任

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损害情况确定。

通过以上步骤,医疗过失可以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既保障患者的权益,也维护医疗机构的秩序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