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进行认定,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工伤范畴的过程。工伤认定的具体情形包括: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伤害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范畴。
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也应被认定为工伤。
职业病
职工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伤认定。
因工外出期间受伤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受伤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其他情形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一般由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的,职工或其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等。
认定程序
单位申报
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工伤保险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员工或亲属申报
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申报,员工或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向工伤保险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必要的材料。
受理与调查
工伤保险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调查事故情况,用人单位需配合提供相关证据。
认定结论
工伤保险部门应在正式受理后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并进行工伤认定申请,以免错过申请时限。
职工或其亲属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确保提交的材料完整、真实。
工伤认定是一个法律程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来确定,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