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日照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确定标准日
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作为日照标准日,因为在这两个日子中,太阳高度角最低,能较好地反映出住宅的日照情况。
选择标准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大于等于2小时,冬至日大于等于1小时。
特定建筑如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等,有更高的日照标准。
计算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是指住宅的居室在规定日获得的日照时数。
可以通过专业的日照软件或在线计算工具,输入住宅的经纬度、楼号、楼距等信息进行计算。
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是指为保证后排房屋在标准日获得规定时间的日照,前后排房屋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D = (H - H1) / tanh`,其中 `D` 是日照间距,`H` 是前排房屋檐口至地面的高度,`H1` 是后排房屋窗台至地面的高度,`tanh` 是双曲正切函数值。
考虑地形和建筑布局
在坡地上布置房屋时,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有所变化。
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时,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则越大。
地方规定
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如日照间距系数等,这些规定通常会在当地的城市规划文件中给出。
使用这些原则和步骤,可以计算出特定住宅的日照情况,确保其满足当地的日照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计算时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