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通常是指根据员工的工资明细和相关规定,预先计算出当月应发放给员工的工资总额,并将其计入会计账目中。以下是计提工资的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
基本工资 :这是员工根据合同或公司规定应获得的固定工资,通常是按月支付的。加班费:
如果员工在当月有加班,需要计算加班工资。
其他调整:
可能包括各种补贴、奖金、扣款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公司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计提公式
如果每个月没有其他特殊调整,可以使用上个月的工资计提,在发放时再调整。
月末计提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
计提工资 = 本月工资总额 × (当月天数 ÷ 当年天数)
```
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时: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工资(应发数)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
实际发放工资时: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
社保和公积金
计提公司应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
```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公司部分)
贷:银行存款
```
实际交纳社保和公积金时:
```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
个人所得税
计提应交个人所得税: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实际交纳个人所得税时:
```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
其他专项支出
根据职工所在地区的政策规定,可能还需要计提职工教育附加费、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支出。
注意事项
计提工资时要考虑职工的工作天数、请假情况、加班情况等因素。
发放工资时,需根据实际发放的金额进行会计处理,可能涉及红字分录以调整之前的计提。
以上步骤和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和计提工资,确保符合会计规定和税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可能因地区和公司的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