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东违法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收集证据
小股东应当收集大股东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交易记录、会议纪要、电子邮件、录音等。
内部监督
发函要求监事会或董事会进行内部监督,要求对大股东的涉嫌不当行为进行调查。
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出相关议案,包括罢免议案,并可质询相关董事成员。
向监管机构举报
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大股东的违法行为。
法律诉讼
股东知情权之诉:根据新《公司法》第57条,股东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查阅与复制公司资料,如公司不配合,可以向法院依法起诉。
公司决议瑕疵之诉:新《公司法》第25条、第26条、第27条规定了公司决议无效、可撤销与不成立三种情形,股东可以提起诉讼。
异议股东回购权之诉:新《公司法》第89条、第161条规定,在特定情形下,股东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
股东代表诉讼:针对董事、监事、法定代表人的违法法规或不作为,股东可以依法向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的董监高等主体提起诉讼。
刑事责任
如果股东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民事责任
股东做出有害于公司的事,公司可以起诉要求侵权股东赔偿损失。如果公司不起诉,被侵权的股东可以发起代位诉讼,替公司起诉侵权的股东。
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特定情况下的处理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催缴后仍未补交的,股东会议决议解除其资格。
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关于不分配股息红利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
建议股东在面临违法行为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合适的法律策略,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